焊管機組是焊管生產線的主導設備。機組的正常運行對提高生產效率、提高經濟效益、保證產品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所以焊管機組的調整、故障的準確判斷和及時處理尤為重要。下面我們將重點討論以下幾個方面。
我們這里所說的調整是指孔安裝過程中的調試工作。只要管坯能在機組中正常平穩運行,生產出合格的產品,就可以說調整任務已經完成。在未來的生產中,一系列的調整應總結為故障處理。焊管機組的調整應分為以下步驟。
1準備工作
準備工作主要是指輥的質量檢查和設備狀況檢查。輥的質量檢查應集中在孔的形狀上。在檢查中,可以使用孔模檢查每個輥的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否則應拆除,不能安裝使用。此外,還應特別注意輥的底徑尺寸要求,因為這是確保每個輥同步運行時輥的關鍵數據。成雙配對輥,以確保相同的尺寸和形狀。在檢查設備狀況時,可以用以下幾句話進行總結。
也就是說,平軸應該是平的,立軸應該是直的,軋輥定位不應該移動,滑塊應該是靈活的,不應該擺動,調整應該是自由的。固定牢固,活動要靈活,不能有“不能動,動而晃,來回跑”現象。不符合上述要求的,要進行設備維修,以恢復其基本的性能要求。
2找正
孔型找正是調整工作的步,找正時可以選擇φ0.5mm一根鋼絲線,以成型機的喂入輥到定徑機的校直輥為基本長度,確定軋制線的中間
心位置后,將鋼絲線拉緊固定,鋼絲線的高度位置略高于平輥底徑2mm以上(圖1)可防止鋼絲線與孔弧面接觸,影響孔型矯正效果。這條鋼絲線是孔型矯正時的中心基準線。
3平輥找正
找正平輥有兩種方法:一種是根據不同孔型輥的厚度配置不同厚度的固定墊套(圖2),但這種矯正方法可以達到零件的加工精度
不符合要求時,組裝后容易產生累積誤差,直接影響孔型矯正效果。二是用鎖母調整輥在軸上的位置(圖3),使每個輥的孔型中心與中心線重合。孔型中心的定位是用專用樣品(圖4)檢查。檢查時,將樣品放入正確的孔型中,然后慢慢抬起上端。當鋼絲線能順利落入樣品中心槽時,說明孔型中心位置正確,否則需要軸向移動調整。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矯正方法。
上平輥矯正以下平輥為基準。先計算上下平輥的軸距,然后將上平輥調整到水平位置。軸間距計算方法按以下類型進行。開口孔軸間距計算:
封閉孔軸間距計算:
公式中:
D下:為下輥底徑,mm;
D上:為上輥外徑,mm;
t:為管坯厚度,mm;
R:為定徑孔型半徑,mm;
a:壓下系數(0.1~0.5)。
公式中系數a的壓下量主要根據管坯厚度、管徑減小和規格尺寸、軸徑和軸的彈性變形等實際情況來選擇。但冷軋不能出現在成型機上。壓下量的選擇是否合理,可以通過鉆絲的壓下痕跡來測量和檢查。取樣時,先啟動機組,以慢的速度打開,然后將直徑略大于管坯厚度的鉆絲彎曲成與孔型大致相似的鉆絲,慢慢送入軋機,獲得鉆絲的壓痕。
上輥調平后,也可以用樣板塞規找到開口孔型上輥軸向中心的位置,檢查下輥孔型與上輥孔型之間的兩側間隙是否相同(圖5)。如果是這樣,可以鎖定上輥的軸向位置。可采用觸摸法檢查上下孔型是否一致。
4立輥找正
立輥校正可分為三個步驟:步是確定每組立輥的開口間隙,即兩組立輥的軸間距;然后找到每組立輥的中心位置;后,調整立輥的高度。立輥的開口間隙基于孔設計中變形開口的寬度,然后收縮5mm左右為宜(圖6),
當收縮過大時,會加速立輥孔上邊緣的磨損,增加設備的負荷。立輥的中心應與平輥同時糾正,以確保平輥的中心位置在同一中心線上。找到立輥孔型的中心線后,鋼絲線可以降到平輥孔型的底徑位置,并開始找到立輥的高度。立輥的高度以立輥孔型下邊緣與鋼絲線的高度一致為準(圖7),
成型前立輥的高度應根據立輥下輥環切除量的工藝參數確定(圖中網線為輥環切除部分)。
其他孔型正確
其他孔型的矯正方法可以參考平輥和立輥的矯正原理,但導輥下輥的底徑位置略高于基線0.5~2mm,(根據生產的管徑和壁厚)。毛刺輥應高于基準線0.5mm,使外毛刺受力更加穩定,防止刨削跳動。